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101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舌诊术语进行比较,分析两部标准中舌诊术语英译的优缺点,提出更适宜优先选择作为中医舌诊术语英译标准的方案,以期为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强度的TEAS或电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4组术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血清IgG的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48 h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的水平均低于电针组(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CD8﹢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血清Ig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与扶正理论指导下,通过宣肺平喘、通腑泻热、芳香化湿等治法,祛邪为主,肺肠合治,可以使发热减轻或消退,使大便通畅,从而截断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通过清热化湿、疏肝健脾、凉血化瘀等治法,祛邪兼以扶正,肺与肝、脾合调,可以改善肝功能损伤,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通过补气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体力,促使病毒更快转阴,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基于温病学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诊治思路。温病学说源于明清之前的历代中医理论积累,经过长期的温热病防治实践而形成,其对于外感热病(包括烈性传染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有着较为系统的论述,近年来在我国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温瘟相通,瘟疫病因多为热毒疫邪,表现为热证阳证,可按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分期论治,或治以吴又可、庞安时等的经方验方,这些因、机、证、治理论可试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疗。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胃肠道也是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或繁殖的部位,采用中医清热通下之法,使邪从肠道而出,可能是减轻体内病毒感染与肺脏炎症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盾构切开法治疗的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面处理方案分为两组,术后常规红油膏纱条换药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增加清化痰湿方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乳房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及复发率,乳房外形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肿块、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房脓肿、乳房瘘管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价总分及乳房质地与弹性改变、皮肤色素改变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在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患乳体表凹陷程度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乳房局部症状体征,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杨碧蓉  周华 《中医学报》2019,34(12):2538-2542
海派中医妇科领域流派众多,名家荟萃,以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心得形成各自独特的治疗经验。在海派中医妇科流派中口碑卓著的主要有南通朱氏、江湾蔡氏、浦东陈氏、浦东王氏、慈溪胡氏、松江骆氏、金山唐氏以及川沙胡氏。海派中医妇科对于月经病的调理重在补肾、顾护脾胃和周期疗法。朱氏妇科着眼于治本,十分擅长在调养奇经、肝肾方面的应用,学说多集中在脏腑、经络、气血上,擅长运用调肝和齐经学说。辩证时主张审证乳部从而判断有无肝气郁结,按压腹部从而辨知胎孕,极具特色。蔡氏妇科处方简而精,多重视肝脾肾的治疗,辅以气血调理,忌用有损气血的峻厉之药,慎用有碍脾胃的瘀滞药物。王氏妇科强调在辩证过程中先抓住主要证候,分清主与次、正与邪、轻与重和阴阳衰盛,治疗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处方用药中多予健脾和胃之品,同时调血必然理气,使气血畅达,正气旺,则邪病易祛除。胡氏妇科由于受到西方思想传播较早,认为临床保胎应客观公正的判断,如因胚胎发育不良引起的先兆流产应理性对待,不要一味保胎,支持优生优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张活血化瘀同时要升提正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对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患者倡导祛瘀务尽。骆氏妇科主张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擅长于利用奇经理论治疗妇科相关病症,重视气血调养。胡氏妇科主要以调为主,擅长以调理治疗妇科疾病。用药注重健脾胃、补肝肾、和气血,避免攻伐类药物,用药精而不杂。唐氏妇科精要在于育肾,治疗不孕主张滋肾、养血、温宫,达到恢复卵巢从而受孕的目的;对于滑胎患者,主张补肾气、益气血、健脾胃的三点式治疗。同时结合妇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四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优化组合理法方药。蔡氏妇科诊治不孕症思路在于先调经,待任脉畅通、冲脉充盈,肾气旺盛,月事自然如期而至,则受孕不难;陈氏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有温肾益精、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畅冲任等法。遵循月经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因势利导,合理用药。行经期以通为主,不宜过于滋补固涩;经前期多补阴血、益气健脾、疏肝养血;经后期补阳气、补肾健脾,促卵生成;排卵期补肾健脾、温阳促卵。  相似文献   
7.
介绍詹红生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筋骨病损是因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病机为肝脾肾三脏脉络闭阻;膏方缓补慢通,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HSC)为研究对象,观察内皮素-1(ET-1)对HSC的收缩作用及丹参酚酸B盐(SA-B)对ET-1的抑制作用,并探讨SA B抑制HSC收缩的作用环节和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HSC,以胶原凝胶收缩法观察ET-1对于传代HSC的收缩作用,以及低、中、高3种剂量的SA B对其不同的干预作用;将ET-1、SA-B直接添加于传代HSC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测HS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结果 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显示,ET-1可诱导HSC收缩(P<0.01);3种剂量的SA-B可明显抑制ET-1诱导的HSC收缩(均P<0.01);加入ET-1后,HSC形态学改变明显,细胞数量减少,但SA B对这些改变也有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T-1可刺激细胞内钙离子短暂迅速增加,加入SA-B后,该作用被明显抑制。 结论 SA-B能显著抑制ET-1诱导的HSC收缩,其抑制收缩的机制与降低HSC内的钙离子浓度有关。SA-B的抑制HSC收缩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安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肠安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主要观察两组化疗完成率、患者生活质量、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癌胚抗原(CEA)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提高化疗完成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血小板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安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有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芳香化酶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前体转化而来,芳香化酶是这一转变过程的关键酶、限速酶。因此,深入研究芳香化酶和乳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芳香化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调控及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